技術文章
當前位置:首頁
技術文章
2025-1123
在任何檢測實驗室中,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不僅取決于高精度的分析儀器,更源于分析前最關鍵的一步——樣品前處理。傳統的手工操作面臨效率低下、人為誤差大、重復性差等挑戰。樣品前處理工作站的誕生,正是為了解決這些核心痛點,通過自動化、標準化和智能化的方式,為后續的分析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石。一、化繁為簡:高度集成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樣品前處理并非單一操作,而是一個復雜的流程鏈,可能包括移液、稀釋、混合、振蕩、離心、萃取、衍生化、濃縮等多種步驟。傳統模式下,實驗人員需要在不同的設備間來回轉...
查看更多
2025-1121
在食品藥品安全、臨床診斷、環境監測等領域,微生物檢測的效率與精度直接關乎健康防線的牢固度。而傳統微生物檢測中,樣本前處理環節操作繁瑣、耗時久、人為誤差大,成為制約檢測效能的瓶頸。智能微生物檢測前處理系統的出現,以自動化、智能化革新前處理流程,為微生物檢測提供高效、精準的前置保障,開啟微生物檢測的全新篇章。智能高效是系統的核心亮點,改變傳統前處理模式。系統集成自動取樣、均質、增菌、分離純化等全流程功能,搭載高精度機械臂與智能識別模塊,可實現樣本的全自動處理。相較于人工操作,其處...
查看更多
2025-1117
在追求高效與精準的今天,自動化實驗室早已不是新鮮概念。然而,許多實驗室在引入了機械臂和各類智能儀器后,卻依然面臨著“各自為戰”的困境:設備無法聯通,數據形成孤島,復雜實驗流程編排困難,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導致全線癱瘓......我們意識到:硬件是實驗室的“四肢”,而中控軟件,才是驅動一切、實現真正智能的“智慧大腦”。一個強大的中控軟件,能夠化零為整,將獨立的設備轉化為協同作戰的團隊,讓實驗室不僅“自動化”,更能“智能化”,是決定整個實驗室效率、數據可靠性與安全性的核心。今天,我...
查看更多
2025-1116
在食品安全、臨床診斷、藥品質檢和環境衛生等領域,微生物檢測是保障公眾健康的核心環節。然而,傳統的檢測流程嚴重依賴人工操作,尤其是在樣品前處理階段——包括稀釋、移液、混勻、接種等步驟——不僅效率低下、勞動強度大,更成為制約整體檢測通量、影響結果準確性和一致性的主要瓶頸。智能微生物檢測前處理系統的出現,正是針對這一痛點的技術革命,它將實驗室從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,帶領微生物檢測邁入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新紀元。智能微生物檢測前處理系統,是一套集成了機械臂、液體處理模塊、圖像識別技術和智...
查看更多
2025-1113
單克隆抗體藥物在腫瘤、自身免疫病、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取得了革命性成功,而雜交瘤技術仍是目前最為成熟和主流的治療性抗體發現平臺。然而,傳統的雜交瘤篩選過程耗時費力、通量低且主觀性強,成為抗體藥物早期開發的巨大瓶頸。高通量雜交瘤篩選系統應運而生,它通過集成自動化、微孔板技術和高速檢測技術,將雜交瘤篩選的“大海撈針”變為高效、精準的“精選”,極大地加速了候選抗體藥物的發現進程。在傳統模式下,研究人員需要在96孔板中培養上千個雜交瘤細胞克隆,然后手動收取上清,再用ELISA等方法逐個...
查看更多
聯系電話:
掃碼關注我們